狄留庆教授、王若宁副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发表仿生载体递送中药多组分治疗脑胶质瘤研究成果

发布者:卞雅琼发布时间:2023-02-17浏览次数:10

      我院江苏省中药高效给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王若宁副教授研究小组在狄留庆教授指导下,围绕恶性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等重大疾病的药物递送关键科学问题,致力于中药多功能仿生型智能靶向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以期为中药新药研究提供新思路。团队在药剂学国际顶尖期刊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IF:11.467,中科院分区1)在线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胶质母细胞瘤以其高致死率及高复发率成为最恶性的脑胶质瘤,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高度干性表达、单一化疗模式易产生耐药性,其治疗效果受到严重制约。受高密度脂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启发,基于前期工作基础(Bioactive Materials. 2022Theranostics. 2022Nano Research. 2022Biomaterials. 2019Small.2018.),团队将免疫激活蜂毒肽Mel与载脂蛋白A-I模拟肽融合,成功构建出功能化脂蛋白仿生递送平台,用于共递送中药活性成分三氧化二砷(ATO)和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锰(Mn),以“Bio-fabricated nanodrugs with chemo-immunotherapy to inhibit glioma proliferation and recurrence为题发表于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上。该纳米药物巧妙的将化疗与免疫治疗相结合,同时通过下调胶质瘤细胞干性抑制其复发,成功构建出精准高效“诊疗一体化”纳米药物平台,实现了中药复方的协同治疗,解决了传统中药治疗机制单一、病灶部位靶向性差的问题,为抑制脑胶质瘤的增殖与复发提供了模板(Fig. 1)。该项研究结果已于202211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一种生物肽修饰的仿生型多功能脂蛋白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ZL 2021 1 0440643.8)。

Fig. 1.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bio-fabricated nanodrugs, Mel-LNPs/MnAs, integrated visible MRI navigation and multi-modality combination for precise GBM therapy.

(授权专利证书)

 团队近年来致力于推动传统中药活性成分与现代化药物递送系统联合应用,以期实现“中西合璧”、“优势互补”,为传统中药的高效利用及其现代化发展,特别是针对于脑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已申请国家专利(PCT/CN2022/129072CN 115040494 ACN 114558146 ACN 114376986 ACN 113908293 ACN 113616811 A)。

上述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035578227410482074024)、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90802)、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基金(19KJB350003)、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A类项目(No. 2021-QNRC2-A01)、南京中医药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NZY81903557)、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一流学科开放课题(2020YLXK019)等项目的资助支持。



































































































南中医澳门新葡官网进入网站8883南中医澳门新葡官网进入网站8883学子
Baidu
sogou